首页

艾丝工作室vivi女神

时间:2025-05-26 08:05:40 作者:柬埔寨首个柬语新闻人工智能程序“Fresh AI”上线 浏览量:56755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题:全国人大代表吴海军:支持偏远民族聚集区文旅产业发展

  中新网记者 张玮

  作为一名来自鄂伦春族的代表,吴海军今年参加全国人代会提出的建议是关于支持偏远民族聚集区文旅产业发展的。

  吴海军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党委书记。鄂伦春自治旗居住着鄂伦春族3047人,占全国鄂伦春族人口的35%,是鄂伦春民族的主要聚集区。

图为吴海军参加2024年全国两会。 吴海军供图

  1951年建旗、1958年猎民下山定居、1996年实施禁猎……鄂伦春族实现了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3次历史性跨越。

  如今,鄂伦春猎民逐步掌握各类新技能,种庄稼、搞养殖、开拖拉机、管护森林……传统的狩猎业被农业、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等现代产业所取代。

  “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他们一代一代接续传承着,积淀下来丰厚的狩猎文化。”吴海军说。

  吴海军以古里乡猎民村举例:该猎民村始建于1983年,现有鄂伦春族猎民159户287人。这些年,古里乡猎民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入选“2020中国百佳避暑康养金地标榜”。

  2014年,古里乡莫日根民间艺术团成立,成为鄂伦春自治旗成立的第一支民间艺术团队。艺术团里有27名成员,年龄最小的是“00后”,最大的90岁高龄,均为鄂伦春族猎民。他们主要以鄂伦春族传统民族服饰展、鄂伦春族赞达仁和传统舞蹈为表演形式。

  如今这个艺术团还成立了鄂伦春非遗小队,走进四川、陕西、河北、河南等地,通过非遗之旅,让更多人了解鄂伦春民族文化。

图为莫日根民间艺术团参加鄂伦春族传统节日——冰雪伊萨仁。 莫日根民间艺术团供图

  吴海军介绍,当地政府不仅给予艺术团资金支持,用于购买民族服装、表演设备等,还成立古里乡民族文创产品发展基地,建设电商直播场地,创建短视频平台,为更好地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民族聚集区自然环境优美、民俗风情独特,十分适宜发展文旅产业。”谈及今年的参会建议,吴海军说,“我建议国家文旅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助力民族聚集区打造品牌知名度高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吴海军说。

  同时,吴海军建议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相关部委优化偏远民族聚集区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手续审批,开通手续审批绿色通道,减少林区林权证等体制因素制约。(完)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科卫星空天信息产业基地“落户”合肥 集中签约一批重点项目

四位消息人士表示,目前尚未对此做出最终决定,仍有可能落空。拜登政府几个月以来一直在犹豫是否向乌运送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其担心这一举动会被视为对俄采取的过激举措。

各民族同胞感受三亚科技发展活力

说它是英雄,它就像深海的电容器,充满了能量,随时准备为生态系统注入活力—甲烷水合物的诞生和消逝就像是海洋版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巧妙地向我们展示了深海冷泉如何精妙地管理它的能量储备。

广州南沙口岸迎来首批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旅客

马面裙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平面裁剪法,面料的充分利用,以及化繁为简的制作工艺,都展现了我国古代“节物”“惜用”“慎术”的造物智慧;宽博、对称、中正、平直的结构,体现了古人立身处世的追求;而马面与褶裥的组合,彰显的是“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东方美。

魏琪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次演练模拟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过程,包括应急响应、船舶碰撞、船舶拦截、船舶控制、船舶火灾、交通管制、落水人员搜救、伤员急救、大规模人员转移、大客流人员疏散等10个科目。黄浦海事局充分发挥现场轮艇、二级电子巡航、无人机空中巡航三位一体的水域安全监管和服务优势,与黄浦区应急管理局共同圆满完成实战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提升联动联处能力,畅通水岸生命通道,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方敦促美方慎之又慎处理涉台问题 停止美台官方往来

与此同时,项目通过有序实施集中式风光资源开发工程、施工期绿色用电保障工程、新能源施工机械设备示范工程、能源智慧管控工程、近零碳水上服务区建设工程、船舶岸电推广工程和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工程等七大工程,全面推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推广应用,为航运沿线大量用电设施设备以及沿线村镇提供绿色清洁能源,实现新能源、储能、园区能源电力负荷、枢纽调度用电的统一优化配置和灵活调节。

相关资讯
秦淮灯彩正青春 两岸青年学扎灯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需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10年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一直以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深化京津冀产业政策衔接和园区共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充分发挥北京创新研发优势,天津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河北充足的生产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优势,依托“2+4+N”产业合作格局,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势利导,通过以合作园区为载体的“共建”“共管”模式、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导的“总部+基地”模式、以大数据产业为牵引的功能互补协同模式等六大模式,逐步形成了“北京研发、津冀转化”的空间布局,按照“强点、成群、组链、结网成系统”的发展思路,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等一系列产业合作平台园区为载体,由关键点引领线,由关键线带动面,由关键面交织成网络,在合理的产业发展网络之下,发挥其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实现了北京产业发展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天津产业优化以“引得来”巩固“发展好”,河北则从“接得住”实现“升级跳”,充分实现了产业合作赋能区域协同。

热门资讯